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六力”是对教育强国鲜明特质的精辟概括,也是对其核心内涵的系统诠释,进一步明确教育强国道路与方向、性质与要求、任务与功能、支撑与保障等方面的要义,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深刻把握“六力”的科学涵义,一体化统筹推进“六力”锻造,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性要求。

锻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彰显了教育强国的政治属性,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确保人才培养方向,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锻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让思政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有效塑造学生价值观。

坚持党对思政的全面领导。落实完善高校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牢思想根基。

健全学生成长全过程思政引领。优化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整体设计,夯实思政教育“主阵地”。提升课程思政强化作用,将德育元素有机融入学科内容,创新改进育人效果。建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科,健全大中小学合作机制,打造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共同体。

实现学生成长全方位思政引领。构建政府统领、学校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积极参与的育人合作机制。学校要统筹规划和设计课内外、校内外育人内容;家庭要与学校积极配合,以良好家风和环境熏陶学生;全社会要将红色资源作为重要育人阵地,为学生学思践悟、淬炼品德提供广阔空间。

强固思政引领的主体支撑。弘扬教育家精神,塑造“身正为范”“正人先正己”的“大先生”,有效引导各领域道德先进人物参与育人活动,以鲜活生动的实例和榜样使学生自觉向善从善。

锻造强大的人才竞争力

锻造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是完成好教育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各领域、各类型的高质量人才、智力支撑,是建成教育强国的核心体现。

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竞争力,抢占重大原始创新制高点。建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和支撑。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形成知识集聚和创造的策源地,构筑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研发队伍的孵化器。优化拔尖创新人才识别发现机制。稳步推进本科和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扩大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自主权,健全多维灵活的评价标准。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因需制宜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等有效模式,强化科研训练,密切国际交流,及时掌握全球学术前沿动态,培育学生重大创新成果产出能力。

提升一流应用型人才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融链共生,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持续优化学科和专业体系,使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融企共育,健全企业深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使校企双场景互联互通、有机衔接,有效淬炼学生职业适应和实践应用能力。融技共行,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增强学生科技素养和数字化生存发展能力。融创共进,一体化推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科交叉培养。

锻造强大的科技支撑力

强大的科技支撑力是教育强国战略属性的显著表现。教育、人才、科技深融深促,一体化推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教育除了为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充盈科研队伍生力军、后备军外,高校自身也是科研的重要阵地。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撑。加强科学家精神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以科学家精神引领科技工作,为科技自立自强打牢精神支柱和校准航向。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组织支撑。建立健全组织协调和管理机制,强化有组织科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难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共建大团队、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形成强大合力,创造更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决定性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支撑。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完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长周期与短周期等有机结合的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机制,合理确定高校、企业、教师个人权责、贡献和报酬。优化科技服务机制,密切高校与企业、市场的科研信息交流,形成规范化、制度化、便利化的合作模式,畅通从研发到应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道路。

锻造强大的民生保障力

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是教育强国民生属性的显著表现,意味着及时有效回应人民群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目标。

保障学生受教育权有效落实。扩大公办学校对城镇随迁人员子女的接收能力,逐步实现同城待遇。合理布局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校,统筹兼顾上学距离与办学规模之间的关系,完善学生交通、住宿等服务。兜牢底线,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畅通绿色通道。

保障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以整合、培优、帮扶、撤并等手段综合施策,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办学差距,增强优质学位供给能力,尤其是提高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分布普及性和分配公平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逐步解决学生身心健康、“双减”、升学、就业等焦点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提升教育资源保障度,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锻造强大的社会协同力

教育是具有显著开放性的复杂系统,与外部环境协同发展既是重要功能,也是力量之源。强大的社会协同力能够有效集聚社会资源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并通过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共生互动作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健全社会协同机制。强化校内外多元主体合作动力机制。将服务发展作为重要理念和原则,融入各类学校办学评价中;增强校外主体参与办学的财税、金融、人才、用地支持力度,完善利益分配和保障机制。优化组织机制,创新开放办学治理机制,构建务实管用的校内外人员交流、资源共享、联合办学制度,使社会合作行稳致远。

建设重点平台和项目。面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校城、校校、校政、校企等合作,重点打造一批共建共享、运转顺畅、功能完善的产业学院、实习基地、实验室、合作联盟、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定制培养班等协同培养和创新平台与项目,丰富合作形态和载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健全社会协同政策支持机制。完善各类型校企合作政策、法律和制度,使教育领域社会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府主导构建公共平台,促进信息、人才、资源、项目供需对接。建立健全荣誉表彰机制,对合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奖励,广泛宣传先进经验事迹,形成良好氛围。

锻造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全球地位的显著表现。教育强国不但有中国特色的内涵特点,也要有国际地位的目标追求。强大的教育国际影响力对增强国家竞争硬实力和软实力均大有裨益。

阔步“走出去”,彰显国际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升我国国际学术实力。向全球讲好教育领域“中国故事”,增强世界人民对我国教育道路与成就的认同。稳步推进海外办学,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办学机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海外教育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教育合作与交流活动,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大力“引进来”,增强国际影响力。稳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大批留学教育质量的讲述者、传播者和展示者。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打造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与全球教育最新实践同频共振。积极引进海外杰出学术人才和专家,传播国际学术前沿理论和尖端技术,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科技自立自强。